秋刀魚 i — January 2016, #7

秋刀魚

雙月刊《秋刀魚》是臺灣第一本用中文撰寫,內容集結生活、藝術、設計、歷史、科技⋯⋯等多面向主題的日本文化誌,每一期聚焦一個主題,從淺略到深入,透過訪問和邀集臺灣和日本寫手,匯聚不同角度面向的看法,滿足想要到日本旅行的遊客、研究日本文化的學生、欣賞日本藝術的上班族。

Read more

  • 1184 (581)
  • Taiwan
  • Bimonthly (6 issues)
  • Culture
  • First issue 2014

Close Info

0 Piles

0 Wishlists


Other issues


“美的進化論”

TWD 250.00 — Released 25 January 2016

到訪一座城市,我喜歡觀察最微不足道的小事。

聆聽街道的聲音,語言的差異反倒讓人放心的探聽著人與人間交談的語調;不同地區的地鐵有著屬於自己的音調,進站的警示音與車廂內是安靜或喧鬧,都將烙印成城市的聲音。街道上的文字與建築外觀,則形成城市的顏色。伴隨著人們生活的樣態,逐漸勾勒出一做座城市的容貌。

於是我無法忘卻第一次到訪東京時,一下飛機感受到的清新空氣,整潔不染的街道,以及琳琅滿目的視覺衝擊,綠意的植栽與林立的高樓完美共存、配色鮮明卻不衝突的招牌、簡潔有力又吸引人的電車廣告,就連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包裝都很有看頭......。許多人說,擁有世界首屈一指建築大師、殿堂級實力的平面設計師、就連歐美也屈服的時裝品牌設計師,及國際大型藝術祭策展人,日本有著成為亞洲設計焦點的實力,但我卻不認為日本的各種美好僅是仰賴設計師的巧手,更多時候是源自一種美感的養成。

所謂「美感」,不是正襟危坐的學習藝術,反倒是讓美成為生活的一部分。日本街道之所以乾淨,源自1964年東京首次舉辦奧運,推動「文明運動」,加強垃圾的回收與街道的美化,也包含不在電車上大聲說話、熱情接待外國人,以及運動比賽時,保持風度,即使日本輸了,也要熱情鼓掌。看似與「美」沾不上邊,但這項運動讓二戰後的日本徹底改頭換面。直到今日,還是能看見穿著西裝的上班族,在早晨公司營業前到門口掃地,迎接即將到來的上班日,一方面保持街道整潔;住宅區的垃圾永遠分類妥當;電車上沒有高談闊論,只有手拿文庫本閱讀的乘客們。

日本的美不只是外觀,更重要的一股內在的力量,先有好的生活品質,才能迎接設計帶來的美感。如同平面設計大師佐藤卓曾在《鯨魚在噴水》一書中說到,「設計,其實並非特殊事物,而是存在於日常之中。」將美好的事物注入生活的一環,隱藏在日本的每座城市規劃內、每個家庭擺設中、每個成人的穿著上,以及每個小孩的天馬行空裡。宛如一場大型的國民教育,「美」成了一種「進化」,因為懂得欣賞、享受,所以活的更美。隨著2020年第二回的東京奧運即將到來,別於上回的文明運動,這回東京以設計改變城市,《秋刀魚》也透過8個設計領域、18位臺日設計人與讀者們分享美感的體驗,在此不談設計理論,而是他們身上「美的進化」。

一年之初,除了美的洗禮,《秋刀魚》也特別在日本新年之際介紹日本傳統新年料理,邀請料理老師小林敦子親授御節料理食譜;更邀請吉本興業漫才少爺暢談日本新年習俗,一同感受充滿歡笑的日本新年,迎接2016的各式美好。

http://www.qdymag.com/news/106


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issue?

Sign up or Log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.

Loading...

Recent activity

  • 14 Jun, 2016 New cover uploaded by qdymag
  • 14 Jun, 2016 Added to Magpile by qdymag
× Close Search

Start typing. Search results will appear here.